特寫:“生命方舟”通電記
新華社深圳3月29日電(記者洪澤華)3月29日下午4時,在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用酒精棉仔細擦拭電纜附件,然后在橡膠制的附件上慢慢涂上一層絕緣膠。高低壓負責人房金萱聚精會神地在一旁觀察著每一步操作。
“別著急,慢一點,這是精細活兒。”房金萱說,這些前期準備工作看似平凡,實際上關系到高壓電路的絕緣性,稍有差池便會影響項目的質量。在拯救生命的醫院里,細節是最大的責任。
下午5時30分,隨著合閘開關“咚”地一響,電壓指示表的表針穩穩指向11千伏,紅色的合閘指示燈亮起,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一期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3月29日,中建科工工作人員按下合閘按鈕,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一期電路全面接通。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在這些電箱前忙了三天,熬了一個通宵,努力終于有了結果。下一步我們繼續完善自己的工作,為一期醫院順利交付提供支持。”房金萱說。
“電正式一通,我們離勝利就又近了一步。”工人師傅陳佳譽說。自7日進入項目現場以來,他和工友們見證著一座現代化的醫院在落馬洲河套的荒地上破土而生、拔地而起。從今天起,各種醫療設備將陸續進駐開始調試,為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做好準備。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工程應急院區、廣州國際健康驛站……今年只有29歲的陳佳譽參與過多個應急項目的建設。在他看來,治病救人的醫院對質量的把控嚴格,要求很高,也更有意義。
建設中的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和方艙醫院(無人機照片,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香港遭遇第五波疫情的沖擊,確診人數目前已突破百萬。中央政府高度關注香港疫情動態,惦念香港市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經黨中央批準,決定在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建設應急醫院。一期醫院自3月6日開始大規模施工,將用30天建成擁有手術室、CT室、負壓病房等設施的現代化醫院。
鐘表上的時針一天畫出兩個圓,在24小時不停的工地上,早晚班工人師傅在兩個圓的交匯點完成交接。黃沙伴隨著烈日,暴雨打濕了被褥,休息時十來人擠進一頂帳篷,洗漱時幾十名工友排成長龍 近兩萬名工人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不舍晝夜,爭分奪秒搶建“生命方舟”。
“說不苦不累是假的,但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能為香港同胞出份力,也是相當自豪的事情。”陳佳譽說。
在施工現場,班組長袁海鋒正通過對講機給工人們安排工作。接到援建任務后,他趕緊籌備人員,協調入場事宜,忙得忘記給自己帶上件厚衣服。趕上一連幾日降雨降溫,加上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他的幾個工人兄弟都累病了。
“好在公司給發放了外套和衣服,伙食也還不錯,休息兩天就沒事了。大家再咬咬牙,很快就能干完交付了。”袁海鋒說。
3月29日,在中央援港應急醫院一期送電現場,中建科工工作人員在港方視頻見證下進行操作。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在一期醫院內,“80后”唐明俊一手按住開關,另一只手操作著一個小號一字螺絲刀,輕輕一翹,開關殼應聲彈起,他檢查好內部線路,再把開關殼扣回去。這樣看似簡單的動作,他每天要重復若干次,只為保證工程質量。
聽說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建設需要有經驗的電工,曾參與貴州將軍山醫院建設的唐明俊拉上叔叔唐維章、小叔唐維亮從貴州老家趕來參與援建。從老家帶來的稱手工具是他們豐富經驗的鮮活寫照。
“這種小的螺絲刀不是必備的設備,所以項目上不太好找。我們做電路有經驗了,所以一定要帶來一把,這樣工作效率高。”唐明俊說,“能用自己的經驗為國家做點事,我們覺得很值得。”
中國建筑旗下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項目常務副總指揮戴立先說,一期醫院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讓所有參建人員備受鼓舞。“接下來,我們要抓緊做好調試收尾工作,將最優的質量如期交付給院方。”他說。
南風吹散陰云,工地現場始終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幾只燕子輕盈地穿梭在白色的箱體之間。春天來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