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宵花市又一春
1月16日,在維多利亞公園年宵花市,香港女孩吳樂琳在布置自家的花攤。新華社記者 褚萌萌 攝
新華社香港1月16日電(記者褚萌萌)過去三天,香港女孩吳樂琳都在忙著一件“花田喜事”。在維多利亞公園內,她和父母一直在布置自家的兩個花攤,有一晚甚至忙到凌晨三點。
近日在香港,和吳樂琳一樣忙碌的還有千百名花農花商。16日,香港春節的傳統項目——年宵花市在全港15個地點開場,共設922個攤位,將持續到農歷正月初一凌晨,為冬日的“東方之珠”錦上添花。此前受疫情影響,2022年花市被取消,2021年規模也大幅削減。
“年花會增添春節的氛圍,讓大家被過去幾年疫情影響的心情好起來。”開場第一天,連續熬夜的吳樂琳興奮地期待著。
蘭香寄新盼
在年花的點綴下,面積最大、攤位最多的維園花市五光十色:紅的火鶴,橙的年桔,紫的蝴蝶蘭……
1月16日,在維多利亞公園年宵花市,顧客在選購水仙。新華社記者 褚萌萌 攝
一大早,吳家的攤位上已擺好百余盆蝴蝶蘭,吳樂琳還在給花枝掛上春節小飾品,精益求精地進行最后的造型,以迎接第一波顧客。
“我們一共訂了1000盆。”吳樂琳說,“我的目標是賣光!”為了訂購這些花,母親符寒梅特意去廣東順德,花了二十多天挑選花株。丈夫和女兒則在香港選購了各式花盆,或古樸傳統,或新潮時尚,以滿足多樣需求。
這是吳樂琳的賣花“首秀”。她希望以年宵花市為契機了解市場,在新年開一間咖啡花店。
香港人愛花,買年花更是傳統。近日,大街小巷已是“春意盎然”,不時可見一間間擺滿了年花的店鋪,花團錦簇,如街上的一景。鮮花零售批發地——旺角花墟更是繽紛絢爛,人流如織。
“希望年花能夠帶給大家一個賞心悅目的新年。”符寒梅說。
1月16日,在維多利亞公園年宵花市,顧客在花攤前挑選年花。新華社記者 褚萌萌 攝
同樣來年宵花市“取經”的還有攤主黎小姐,此前曾在花店打工的她一直想來試做。“今年終于如愿。”她還說,供貨地廣州的天氣良好,收到的蝴蝶蘭長勢很不錯。
愛好攝影的市民陳先生退休五六年來,幾乎每年都會來年宵花市拍花。去年沒拍成,今年他迫不及待地一開場就來到維園。“今年的花卉很漂亮。”他說,未來幾日肯定能吸引更多顧客。
紅桃展“宏圖”
在現場,一些顧客特意來到賣桃花的攤位,即便不買也要拍張照,因為在粵語中紅桃和“宏圖”同音,有著“大展宏圖”的美好寓意。
“香港人對年花的喜愛,首先在于寓意,‘花’同‘發’。”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教育大學教師葉德平介紹,如劍蘭代表節節高升,銀柳象征財源興旺,“其次在于香港適宜的氣候和長期的物流中心地位。”
葉德平近日搜集到一份1927年的香港報紙,其中對于年宵花市有詳細的記載,包括如何領牌照、售賣何種物品等。“這證明,最遲在上世紀20年代,香港就已經有一定規模的年宵花市了。”他說。
在新界屯門種有兩三千株桃樹的花農倪女士見證了香港花市的繁榮。在她的攤位上,上百株大小不等的紅桃以紅繩簡單捆好,根部在水桶里泡著,靜候佳客。
1月16日,在維多利亞公園年宵花市,攤主在布置花攤。新華社記者 褚萌萌 攝
“今年氣候不錯,適合桃花生長。”倪女士說,近年受到疫情影響,銷量減少,“希望未來幾天能有更多人來逛花市,賣出好價錢”。
正說著,家住港島的陳小姐就和父親走向攤位,看了看小株,隨后直奔大株,認真挑選后付了錢,父親把一人高的桃株扛在了肩上。
“我家每年都會買桃花。”陳小姐說,“去年沒有花市,爸爸特意帶著我去新界的山上買。”
“年輕人希望走‘桃花運’,生意人希望展‘宏圖’。”攤主譚伯說,“恭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愉快,多多來花市捧場啊!”
年桔啟“吉”運
自1月上旬和內地逐漸恢復正常通關以來,香港迎來了更多內地旅客探親游玩,為春節更增添了一份熱鬧。
來自北京的吳女士,特意在行程中加入了年宵花市這一站。“香港氣候好,花的品種多。”她說。
對于花卉行業來說,通關復常不僅利好游客,更會便利廣大花農花商。中國花卉協會報告顯示,按出口額排名,2020年香港在內地鮮花出口目的地國家(地區)中位列前十。
攤主何先生的四千多盆年桔,就產自位于廣東順德親戚家的農場。每年春節前夕,親戚都會給他運來幾千盆,供香港市民在年宵花市上選購。而正月里忙完了花市,他也會回到順德探親訪友,看看年桔的長勢。
“農場很大,很漂亮。”何先生一邊給年桔噴水保濕,一邊說,“過去兩三年沒能成行,今年忙完應該會回去的。”
家鄉在山東的李女士定居香港近十年,從來港生活的第一年開始,就入鄉隨俗,養成了逛花市的習慣。“一方面是買花,另一方面是欣賞和感受氛圍。”她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