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香港2023
培才思報國——記香港培僑中學愛國主義教育
在香港北角的培僑中學,五星紅旗高高飄揚。一批又一批學生加入學校升旗隊,在莊嚴的升國旗儀式中,培養國家意識,增強國民身份認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指出,“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香港不遺余力建立以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
香港培僑中學。 圖片來自培僑中學官網
五星紅旗的守護者
“手臂要再抬高一些”“負責拉繩子的時候,聽到國歌激昂的節奏可能會不自覺地越拉越快,所以一定要控制好節奏”……早上8點,在培僑中學的操場上,香港升旗隊總會教練林子棟正在給學校升旗隊的同學們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
香港培僑中學升旗隊。人民網 蘇纓翔攝
曲木之懿,培僑中學中五年級(高二)學生,是今天訓練的旗手之一。他加入培僑中學升旗隊已有5年。他的心中,國旗是神圣而偉大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成的。曲木之懿曾在北京天安門觀看升旗儀式,那一刻,他深感激動。
他堅信旗手在升旗儀式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雖然他已經熟悉各項流程,但內心仍會感到一絲緊張。曲木之懿說,旗臺上的系列儀式,不能快,也不能慢,要恰到好處,這是非常困難的,需要通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談及遇到的最大困難,曲木之懿回憶起三年前在香港升旗隊總會接受培訓時踢正步重心不穩的問題。通過隊友的幫助,他克服了這一難關。他的自豪感溢于言表,認為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在用自己的努力,為國旗增光添彩。
香港培僑中學學生曲木之懿(左三)。人民網 蘇纓翔攝
同學們的刻苦努力和專業素養也得到了培僑中學升旗隊指導老師陳志興和香港升旗隊總會教練林子棟的認可。陳志興向記者表示:“學生們優秀而努力,而且在困難面前展現出了強大的團隊精神。”
一代代的傳承與擔當
培僑中學創辦于1946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首批升起五星紅旗的香港學校之一。學校一直以“培才思報國”作為辦學理念,培養了大批愛國愛港人才。
陳志興認為,升旗隊不僅負責舉行升旗儀式,更是培養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和尊重的重要途徑,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學生在升國旗之前,要對五星紅旗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升旗過程中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香港升旗隊總會教練林子棟正在給培僑中學升旗隊的同學們提供指導。人民網 蘇纓翔攝
林子棟目前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在上中學的時候他也是學校升旗隊的成員。在他眼中,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的象征,是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的,升旗儀式也是向革命先輩致敬的一個重要方式。“升旗儀式容不得絲毫馬虎,我們要表達對國旗的尊重,盡量完美地做好每一個步驟。”
培僑中學校長伍煥杰,同時也是香港升旗隊總會總監。在他看來,像林子棟這樣從中學升旗隊成員成長為香港升旗隊總會的大學生成員,現在又肩負起指導幼兒園和中小學學生的任務,這就是一種循環,是一種傳承,愛國主義教育離不開這樣的傳承。
愛國主義教育從娃娃抓起
香港升旗隊總會成立于2002年,以推廣升掛國旗、推動國民教育、培養青年領袖為宗旨。希望通過推廣學校及團體的升旗文化,讓學生及社會大眾通過親身參與,認識國家、關心國家,增強國民身份認同。
伍煥杰介紹,經過21年的發展,目前在香港有近400所幼兒園、近200所小學和100多所中學有升旗隊總會的隊員。相對一些學校讓教職工升掛國旗,升旗隊總會希望有更多接受過培訓的學生來完成升掛國旗的儀式。
2021年10月,香港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學和幼兒園發出通告要求,把國旗和國徽納入中小學教育,全部學校從2022年元旦起每周舉行升旗儀式。香港升旗隊總會的培訓工作也因此變得繁忙起來。除了派隊員完成針對不同群體的各項升掛國旗培訓任務,升旗隊總會平均每年還派隊員參加超過100場正式升旗儀式。伍煥杰認為,這對傳揚升旗文化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時,總會的專家、顧問和老師也走進學校舉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講座。
香港升旗隊總會總監、培僑中學校長伍煥杰接受人民網采訪。人民網 蘇纓翔攝
伍煥杰表示,升掛國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儀式,這是國民教育非常重要的內容。“最讓我感動的是,現在香港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引領著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一起去體驗步操,完成升掛國旗儀式。”伍煥杰感嘆,愛國主義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年輕家長如此注重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除了升旗儀式,培僑中學還開展其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對國家政策和國情更深入的理解。伍煥杰介紹,學校針對不同年級,設立不同內容的“學習成長周”,這一做法已經堅持了幾十年。比如,初一學生要參加軍訓,初二學生進行農耕教育、勞動教育,初三則進行團隊和學生領袖的訓練。他特別強調,組織學生赴內地參訪的重要意義。近年來,組織高一學生到大灣區,與內地姊妹學校進行交流;高二年級,則根據國家大政方針,赴內地更遠的省份進行專題性研學。“內地的發展一日千里。”伍煥杰說:“希望同學們通過親身體驗,通過與內地同齡人的交流,更好地了解國家,同時,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成長為有理想、有高尚精神情操的人才,立志報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