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姿態”——業界共話香港新角色新擔當
5月31日,在香港舉行的2024財新夏季峰會上,嘉賓就發展新質生產力進行專場研討。 新華社記者 褚萌萌 攝
新華社香港5月31日電 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姿態”——業界共話香港新角色新擔當
新華社記者褚萌萌
當前時代背景下,香港如何因時而變、應勢而動,從而贏得先機、贏得未來?31日在港舉行的2024財新夏季峰會上,海內外業界人士圍繞香港的新使命新擔當展開研討。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獨厚的優勢。”香港特區政府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在會上發言說,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是在發展中創造的,同樣也要在發展中去鞏固提升,香港要在當前經濟穩中向好的形勢下主動出擊,在不同領域尋找新的增長點、發展新的競爭優勢,全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聯通角色升級更新
“如果你想進入新興市場投資,就必須親身來到新興市場。”著名新興市場投資人馬克·墨比爾斯說,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他于1987年就跟隨當時所在機構來港經營,并率先通過香港投資內地。
墨比爾斯以自身經歷說明香港數十年前在內地改革開放大潮中作為“超級聯系人”的起步優勢。他指出,香港將持續聯通內外,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會大大拓展香港的活動空間。
多名與會人士均持有相同觀點:當前,從“超級聯系人”到“超級增值人”,香港在服務國家的同時,自身也會獲得更多發展機遇。
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指出,國家當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香港可利用其國際化優勢幫助國家降低國際交易成本,提升發展效率。
浙商研究院執行院長楊軼清表示,在“一國兩制”優勢下,香港在面向世界發展的同時,還能通過大灣區的平臺輻射帶動內地更廣大地區協同發展。
金融底色擦亮煥新
當前地緣政治風險疊加金融市場波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將何去何從?回溯歷史、立足現實,多名與會人士指出:香港在金融領域傳統優勢依舊、新興動能加速“上新”。
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表示,國家加強上市公司監管、有效管控金融風險,會為香港金融市場進一步發展與創新帶來機遇。
李律仁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未來會成為香港新的增長點,更多國際投資者會認可人民幣的國際金融工具地位,從投機性持有變為因實際需要而持有,運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進行大宗買賣、資產管理等國際交易。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說,該機構近年來聚焦三個“建設”以配合國家和香港的發展需要:建設以“科技為本”的金融基建、建設綠色金融生態圈、建設香港更好作為內地與全球金融市場的連接點。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也介紹了港交所近年來推進多元化發展的種種措施。她說,港交所始終致力于尋找全球投資者最喜歡的投資題材,更好達成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
發展動能培育創新
聚焦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機遇,與會人士紛紛指出,香港應該通過科技創新在金融、科技、文體等諸多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發展新產業新模式。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內地業務首席執行官黎少斌分析,香港在推動高新科技產業化落地的同時,可通過款多量少的“智能微工廠”模式發展新型工業化,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并和內地城市形成差異化發展。
新質生產力對于國際金融中心的賦能得到特別關注。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特區政府持開放兼容的態度,鼓勵金融業界把握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并致力于建立健康可持續的市場環境,維護整體金融安全。
還有與會人士強調香港獨特的人文環境具有巨大的產業化潛質。斐樂大中華區總裁姚偉雄通過該企業在港發展的歷程說明,在國際化特色加持下,香港加碼發展文化、體育等產業有望培育出更多全球化品牌。
“當前世界格局下,香港對于海內外科研人才更具吸引力,擁有創科發展的良好機遇。”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說,香港高校有責任攜手特區政府和業界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與轉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