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巴西漢學家沈友友:澳門是中國與葡語國家文化溝通的橋梁
編者按: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旅居澳門的巴西漢學家、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喬治·西內迪諾(中文名:沈友友)撰文指出,回歸25年來,澳門在中國與葡語國家的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這種作用得到進一步加強。
在澳門慶祝回歸中國25周年之際,回顧這座城市為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所做的一切并非冠上加冠。事實上,四百多年來,澳門逐步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澳門協助建立了東西方文明之間前所未有的人文紐帶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澳門在過去的25年里不斷保護和發展東西方交流的文化遺產,還可以被看做是對以前四百多年文化交流的提升。
早在中國明朝萬歷年間,首批歐洲漢語詞典和教科書正是在澳門問世;這里有了第一批掌握語言、認真研究中國文化的西方漢學家;湯若望和利瑪竇等人正是從澳門出發,去尋訪一個真實的中國。
在清朝時期,澳門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另一項重要貢獻。現收藏于葡萄牙東坡塔國家檔案館的“漢文文書”,又名“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現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的一部分。“漢文文書”主要形成于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其主體是清代中國官員在管治澳門過程中,與澳葡議事會文書往來而形成的檔案,由中文檔案連同原件的葡文譯本和發文底稿共3600多件文件組成。2017年,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與澳門檔案館以“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1693-1886年)”之名聯合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并被正式收錄。一方面,“漢文文書”展現了中國官僚機構的運作情形——這當時是西方世界感興趣甚至欽佩的對象;另一方面,從“漢文文書”中我們可看到對中國文化及其重要的價值觀——以文治國、通過談判解決沖突、對戰略目標的務實追求等。
在二十世紀的澳門,土生葡人繼承并發揚了將澳門打造成為中西文化交流平臺的事業。這個族群是在澳門出生的葡萄牙人后裔。其中一些人掌握中文,以譯者的身份成為葡語漢學的先驅。另一些人用葡語小說記錄澳門不同社區之間的關系。這些土生葡人在這個過程中促進了葡語國家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此外,一些來到澳門的葡語國家新移民,他們作為中國文化的愛好者,學習和翻譯了一些傳統的思想和文學典籍。他們從在澳門的生活經歷中得到靈感,將中國的文化多樣性傳播給他們各自的國家。
澳門回歸中國25年來,在向葡語國家傳播中國知識方面出現了新的契機。一個顯著的成果就是雙語學習者的培養。隨著當地高等教育的加強,有五所澳門高校開設了中葡雙語課程,每年培養幾百名畢業生。除了語言學習,一些老師和學生還致力于在葡語國家推廣中國文化,尤其是文學,同時也會在澳門傳播葡語國家文化。值得注意的是,澳門的大學正在努力與這些國家建立伙伴關系,在外交、學術和人文交流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舉措。
中國有句話:“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在這個號召之下,很多參與同葡語國家交流的專業人士正在致力于進一步加強澳門的橋梁作用,支持葡語國家奠定各自漢學研究的基礎。毫無疑問,這涉及到培養更多以葡語為母語的中葡雙語專家。澳門未來可以繼續在翻譯和出版古典與現代漢學書籍方面發揮作用,填補葡語國家大學體系中漢學研究的空白。值此澳門回歸中國25周年之際,希望澳門今后在促進中葡文化交流的事業上碩果累累,屢創佳績,進一步發展其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橋梁作用。(編譯:魯揚)
(作者沈友友是巴西漢學家,目前擔任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