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用心詮釋國寶文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外景。 |
觀眾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欣賞《洛神賦全圖》(南宋摹本)。 |
“《洛神賦全圖》是一件南宋摹本,比之前展出的北宋摹本,情節更加完整,與曹植的《洛神賦》原文更加吻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蔣方亭在一幅長卷前,向觀眾娓娓道來。
她是“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特別展的策展人之一,專長于中國古代書畫研究。
開展2個多月來,蔣方亭一直在忙著導覽、換展……
“國之瑰寶”展分三期展出共計35件中國古代書畫名品,件件是國家一級文物,每期只展出一個月,一票難求。
前兩期展出了《行書研山銘》《秋郊飲馬圖》《洛神賦圖》(北宋摹本)等,近日開始展出的第三期,包括《閬苑女仙圖》《洛神賦全圖》(南宋摹本)等。
兩個展期的換展時間只有48小時。在多方見證下,蔣方亭所在的香港團隊和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們緊鑼密鼓地工作:撤走上一期展品、更換展廳布置與文物說明牌,點交新展品,并把它們放入恒溫恒濕的展柜中……
換展完畢,文保人員用遮光布裹住展柜,讓這些珍貴的書畫“休息”,準備迎接新一批慕名而至的觀眾。
“我看到一些學生一邊欣賞《洛神賦全圖》(南宋摹本),一邊背誦《洛神賦》全文。一些愛好書畫的長者帶著寫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來展廳里一件一件‘尋寶’,令我非常感動。”蔣方亭說。
香港故宮文博館自7月3日向公眾開放以來,參觀者絡繹不絕。
“香港故宮文博館的誕生,是香港對中華文明的致敬。”該館助理研究員程明璋說。
今年夏天,900多件故宮博物院珍藏文物飛抵香港后,由警車開道,從機場護送至香港故宮文博館。
為了展示好故宮國寶,專家們精心設計,力求讓國寶以最完美的姿態迎接觀眾。
在展示馬文化藝術精品的第九展廳,有一巨幅立軸《獅子玉》。這是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為乾隆皇帝鐘愛的十匹駿馬所創作的《十駿圖》系列之一。畫中白色駿馬極富寫實意味,狀若浮雕,令人震撼。
這幅縱向5.26米、橫向3.44米的清代畫作能“立起來”,頗費一番周折。
畫作是紙質文物,本身尺幅大,竹制卷軸增加了重量,垂直懸掛難度大、風險高。研究員們為這幅畫定制了6米多高的展柜,精心設計增加承重物的位置、選擇掛線的材質以及展開畫卷的方式。
布展當天,八九名工作人員站在兩個升降梯里,握住畫作的兩端,首先掛穩畫的頂端,然后沿著墻壁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往下展開畫卷,最后用金屬架托住畫軸。
“上面勾住,下面撐住,中間的紙松一點,不吃力,這樣就沒問題。”香港故宮文博館首席研究員焦天龍說。
在展示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的第三展廳,策展團隊為雍正12色菊瓣盤量身定制了圓弧形展柜,讓12個瓷盤擺放成弧形,凸顯其美感。
這組單色釉菊瓣盤色彩豐富、釉汁瑩潤,分為黃、紅、藍、綠、醬、紫、白、藕荷等12種顏色。焦天龍和同事們精心設計每只盤子的擺放位置。“我們最終確定相近顏色的菊瓣盤錯開擺,這樣能呈現出琳瑯滿目的效果。”焦天龍說。
香港故宮文博館的每一個裝置、每一種色彩、每一個文字,都是對國寶文物的用心詮釋。“能夠從不同角度詮釋文物,讓觀眾看懂文物,是我最開心的事。”該館助理研究員游心然說。
第四展廳“龍顏鳳姿——清代帝后肖像”展出皇太極和孝莊皇后的畫像,以及慈禧朝服像的畫稿。香港故宮文博館副研究員楊煦和同事們,巧妙利用數碼影像技術制作多媒體展品,展示帝后肖像畫的祭祀功能。
在紅墻和“環幕影院”塑造的“壽皇殿”中,觀眾可以沉浸式觀摩光緒朝農歷新年間壽皇殿內御容大祭的情景。
第一個鏡頭,是數碼影像技術打造的雪天飛越紫禁城中軸線、抵達壽皇殿的長鏡頭,讓人如身臨其境。
策展時,楊煦的搭檔陳麗安率先提出設計“雪中紫禁城”的構想。但歷史上是否有過下雪天祭祀呢?
楊煦翻遍各類歷史文獻資料,終于在光緒皇帝老師翁同龢的日記中查到:光緒十八年正月初一下了大雪,正月初一也是皇室祭拜祖先的日子。
于是,他們在多媒體影片中加入雪景創意。“我們特意呈現剛下雪的效果,讓琉璃瓦上覆蓋著薄薄一層雪,既有雪景的美,又能露出金色的琉璃瓦。”楊煦說。
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文化。
第一展廳的最后一件展品是一只外表斑駁的木箱,與其他展廳工藝精湛、美輪美奐的文物相比,略顯突兀。
20世紀30年代,為躲避日益逼近的侵華日軍,一只只像這樣的文物南遷箱裝載著故宮文物,搭乘火車、輪船、汽車,一路顛簸,輾轉南遷……
策展人特別把文物南遷箱安置在大屏幕的正對面。屏幕滾動播出名為《從故宮到故宮》的短片,講述著紫禁城從皇宮到博物院的歷史,以及故宮博物院與香港故宮文博館的緣分。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聯結古今中外的紐帶,也是聯結專家與大眾的紐帶。“如果觀眾找到打動自己的文物,那么文物就有了歸屬感。”該館助理研究員梁慧淇說。
(據新華社香港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